发布日期:2023-03-02 13:58:34 浏览次数:67
庄稼在土壤上生长。在探索“天气”、观察天气的同时,把控“地理优势”也很重要。
因地制宜,因地制宜,充分发挥土地潜力,是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。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土壤状况,帮助农业从业者判断春播、施肥、抗旱等生产活动的时机,土壤水分监测应运而生。
土壤墒情即土壤湿度的状况,基于先进的物联网技术,土壤墒情监测系统能够为施肥灌溉、抗旱救灾提供决策支撑,实现对土壤的自动化、智能化管理。
土壤墒情监测系统是一种集土壤温湿度的采集、传输、存储和管理与一体的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系统。通过土壤水分传感器、多通道数据采集仪、土壤温度传感器等气象传感器和软件平台组成。该系统用户可以根据项目的需求,灵活地对土壤水分传感器进行布置;同时也能够将传感器布置在不同的深度,测量剖面土壤的水分情况。系统也提供了额外的扩展能力,可根据监测需求增加对应传感器,监测土壤温度、土壤电导率、土壤 PH 值、地下水水位、地下水水质以及空气温度、空气湿度、光照强度、风速风向、雨量等信息,从而满足系统功能升级的需要。
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组成
1、土壤温湿度传感器
土壤温湿度传感器是将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传感器集中于一体,具有携带方便,密封,高精度等优点,是土壤墒情,土壤温度测量的理想选择。
2、土壤PH值传感器
土壤PH值传感器适用于土壤中PH的测量,经与德国原装高精度传感器比较和土壤实际烘干称重法标定,精度高,响应快,输出稳定。受土壤含盐量影响较小,适用于各种土质。可长期埋入土壤中,耐长期电解,耐腐蚀,抽真空灌封,完全防水。
2、土壤氮磷钾传感器
土壤氮磷钾传感器采用FDR频域反射原理。利用电磁脉冲原理、根据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频率来测量土壤的表观介电常数,从而得到土壤氮磷钾含量。
土壤墒情监测系统优势
① 数据统计与分析
可自行调整数据采集、存储频率,形成数据库,实现数据的存储管理,把握墒情发生、变化及发展的全过程,生成报表和曲线图,更直观地分析和统计监测数据、超限超标报警数据,支持数据报表的导出和打印,为墒情管理提供决策依据。
② 灵活应对故障情况
供电系统和无线传输的临时故障不影响数据采集。遭遇断电情况时,土壤墒情监测终端启用数据自动存储保护功能,问题解决后可自动下载故障期间延误传输的数据,即使**断电,也不会丢失已经采集存储过的数据。
③ 供电方式多样
有太阳能电池板、蓄电池或市电供电的方式可选,以保证在断电或阴雨天气的情况下正常工作,功耗较小。